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懷孕后會有骨盆疼的現象,嚴重影響了孕婦的睡眠和生活。可能大多數孕婦都是初次懷孕,缺乏經驗,有點慌張,擔心還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。其實只要到婦產科檢查,弄清楚緣由就能降低胎兒的危險系數。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懷孕初期骨盆疼怎么回事?
1、客觀原因:懷孕初期女性多數都會出現疲乏、無力以及疲勞的現象。當孕婦坐位的時間比較久,就容易出現骨盆痛的癥狀,只要可以適當的走動或者是更換姿勢,有利于緩解疼痛的現象。此外丈夫也可以用熱毛巾來敷患處,可以促進局部的血管擴張來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。
2、缺鈣:因為胎兒在宮腔內生長的時候,需要的鈣含量的攝入和補充是非常多的,而且懷孕初期是胎兒生長發育速度最快的時候,就容易導致孕婦缺鈣。孕期缺鈣就會引起骨質疏松以及骨關節炎、腰間盤突出、勞損等疾病。此時可以通過服用鈣劑來改善這種情況,比如迪巧等,再配合維生素D來促進鈣的吸收。
3、激素:女性懷孕后因為體內激素的變化,盆腔的血液循環就會加速,可以滿足子宮增大后的血液供應,促進盆腔充血,最后出現骨盆痛的現象。
4、松弛素:在懷孕10周左右時,發育中的胎盤就容易產生叫做松弛素的激素。松弛素可以使孕婦的骨盆和連接在一起的韌帶變得松弛,可以使嬰兒在分娩時頭部更容易通過。
上述4個方面就是懷孕初期骨盆疼的原因,孕婦看了以后大體的也有數了。此時孕婦可以不用擔心,因為在分娩后3個月內大多數孕婦會完全緩解這種癥狀。如果少數孕婦仍會感到疼痛,可以通過使用止痛藥以及固定腰帶等等來緩解。